優秀設計師
管窺博物館里的明朝服飾
演講人:夏燕靖演講地點:中國博物館公開課演講時間:二○二二年四月
夏燕靖
夏燕靖南京藝術學院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學理論學科帶頭人,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史論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負責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八屆學科評議組(藝術學理論)成員、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藝術史專業委員會會長。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史、染織工藝史及傳統手工藝等領域研究。發表專業論文 余篇,出版專著《藝術中國/服飾藝術》《云裳華服衣生活》等多部。承擔主要科研項目有: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一般項目、教育部重大課題專項。著作入選2016年度國家社科文庫,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一、二、三等獎等多項獎勵。領銜主持的“中國特色藝術學理論建構與文化創新研究團隊”獲評2020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創新團隊。
今天我們講座的主題是明朝的服飾以及史話趣聞。
關于明朝服飾的話題,近年來由于相關影視作品不斷推出,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同時也有更多的博物館展出相關歷史藏品。比如,2020年9月山東博物館和曲阜孔子博物館聯合舉辦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精選了有代表性的明朝服飾展出,為觀眾呈現獨具魅力的大明風華。又如,2020年年末至2021年年初,南京市博物總館與南京博物院、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北京明十三陵博物館、南京明孝陵博物館、南京城墻博物館和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聯合舉辦“1420:從南京到北京”特展,圍繞朱元璋和朱棣在位期間的重大歷史事件展開,分為“洪武肇基”“永樂開拓”“國祚綿延”三個單元。在明初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力圖再現歷史人物和歷史遺跡,將南京與北京在明朝的特殊關系還原在公眾視野中。比較可惜的是,這項特展沒有安排服飾專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今天的這個講座可算是因這項大展而生的一次接續話題。
明孝端皇后鳳冠,明定陵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資料圖片
從歷史上來看,明朝服飾有其自身特點。明太祖朱元璋要求服飾“上承周漢,下取唐宋”,依此制定了明朝服飾制度。如《明史·輿服志》記載的相關服飾制度條例,僅在洪武年間的三十年中,就頒布有數百項極為細致的規定,從帝后將相到庶民百姓,囊括了社會各個階層各類人等,甚至細致到服飾式樣、衣料與圖案花色。朱元璋還親自參與編訂服飾條例,明確衣服及至冠履、首飾等類穿戴要求,無所不及,可謂細密而具體。
例如,郎瑛《七修類稿》中就有記載:洪武二十三年( 0)三月,朱元璋召見禮部尚書李源名等人,討論臣民的衣著袖子長短問題,竟然議論了數月,最后議決規定:文官“袖長過手,復回至肘”“袖口九寸”,所穿袍服長短“去地一寸”,庶民袖長則是“過手,復回不及肘三寸”“衣長去地五寸”等等。在明史中還有更為詳細的記述,如洪武三十年( 7),朱元璋甚至關心起庶民百姓的鞋子款式,專門規定庶人不許穿靴,只有北方苦寒之地可適當寬松。由此可見,明朝服飾雖說看起來十分華美,但等級劃分也是極為嚴苛,這與整個明朝規制有關,在《大明律》中也有體現。
明衍圣公香色麻飛魚貼里,現藏山東博物館。資料圖片
“龍袍”、香色麻飛魚貼里及皇后禮服
《明實錄·太祖實錄》載,洪武三年( 0)明太祖詔考歷代服色所尚,禮部奏呈:“歷代異尚,夏尚黑,商尚白,周尚赤,秦尚黑,漢尚赤,唐服飾尚黃、旗幟尚赤,宋亦尚赤。今國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漢、唐、宋以為治,服色所尚,于赤為宜。”此奏獲明太祖認可,并要求依從。諸如,制定皇帝禮服,定尊為“祭天地、宗廟,服袞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絳紗袍。余不用。”(《明史·輿服志》)制定皇家禮服,自然是從冕服和袞冕服開始,這便有了繼承周秦漢唐的通天冠、皮弁服、武弁服和常服等等。現存這類明朝皇家禮服,大約要屬北京明十三陵博物館中的明朝“龍袍”最具代表性。配圖中的“龍袍”是20世紀50年代南京云錦研究所耗時兩年多復制完成的九件明定陵出土絲織品中的兩件之一。
云錦織物(《九龍圖》),南京云錦博物館館藏品。資料圖片
這兩件復制的“龍袍”,是明朝皇帝出席大典時穿著的“正裝”,在明朝社會語境中我們應該稱其為“袞服”,即天子禮服。顏色一黃一紅,學名分別是“黃緙絲十二章福壽如意袞服”和“紅緙絲十二章福壽如意袞服”。這類袞服為什么都繡有“十二章紋”呢?這是自西周沿襲而來的帝王袞服制所致。早在《尚書·益稷》就有記載:“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明確了“十二章紋”是周天子的專用禮服紋飾,明朝繼承了“十二章紋”規制。明洪武十六年( 3),明文規定了章服之制:皇帝袞服“玄衣黃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織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繡于裳”。如是,繡有“十二章紋”的袞服被視為帝王權威的象征。而我們所見由南京云錦研究所修復的袞服呈袍服樣式,正面居中為團龍紋飾。故此,后世戲稱之為“龍袍”,袍上依然排布繡有對稱式“十二章紋”中的藻與粉米,黼與黻等,以體現天人和諧、中庸之道的審美追求。當然,更是表示帝王所承江山社稷祖制之責的種種規約。
關于龍紋式樣,直至明朝,“龍”的造型在服飾上經歷了無數次演變,明朝成為皇權專用且繡工講究的裝飾紋樣,表現手法上有更多的細節化處理。古人歷代相傳,龍乃神異之獸,為百鱗之長,有著威嚴與祥瑞的寓意化身。明朝龍紋表現得十分夸張,身如蛇身鱗紋滿布、角如鹿角兩邊擴展、眼如蝦眼目視貫穿、鼻如獅鼻圓潤端方、嘴如驢唇口闊且深、耳如貓耳精細靈敏、爪如鷹爪鋸牙鋒利,龍之尾更講究裝飾,有云紋裝飾,有火焰紋裝飾。而且,明朝對于龍紋還有許多特別的規制,如團龍中間列有行龍、云龍、團龍、正龍等。到了晚明還出現三眼龍,甚至帝王常服的對襟、窄衫上都繡有許多龍紋裝飾。有意思的是,在山東博物館藏有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套明朝官吏的朝服實物,如大紅色暗花紗方補圓領衫、香色麻飛魚貼里等珍貴服飾。其中名為“明衍圣公香色麻飛魚貼里”的藏品,繡有四足(四爪)飛魚紋樣,且配飾有“腰線”。腰線乃是上衣與下裳的縫綴連接,使得衣飾有一個完滿的身形。有觀點認為,“香色麻飛魚貼里”這個名稱,還有一個俗稱,叫作“曳撤”,乃是傳統服飾的另類稱謂。據說讀音是從蒙古語而來,在蒙古語中又叫“質孫”,本是蒙古袍。這樣的服飾作為明朝帝王的常服,實屬罕見。其樣式為上身緊衣寬袖,腰間有褶皺堆積,使得腰部以下兩邊有細紋裝飾。考察來看,這是典型的明朝官員燕居服,是對蒙古袍“質孫服”的一種時尚追崇。以“曳撤”名目查考,蒙古語為“華麗”之意。似乎因為追崇時髦的緣故,當時也就顧不上廢元朝服制的避諱之事了,算是一項別例。
北京定陵出土的“紅緙絲十二章福壽如意袞服”(復制品),現藏北京明十三陵博物館。資料圖片
皇后服飾,則以北京故宮南薰殿舊藏歷代帝后圖像中明朝皇后像為參考,可以見識到頭戴鳳冠、面施珠花、服黻領中單、翟衣、霞帔、大衫、襖子等明朝皇后的禮服與常服裝束。其中,常服的基本款式大多仿自唐宋,款式一般為右衽。至于冠飾,這是明朝皇后極為重視的配套首服,如禮服鳳冠是以漆竹絲網為胎,上綴點翠龍鳳,并掛有珠寶流蘇,而搭配常服的燕居冠裝飾則略簡,通常以罩住發髻為宜。除此之外,明朝命婦冠飾還有兩類形式:一種是后妃所戴,冠上以鳳凰點綴,并配有龍及其他裝飾;另一種是普通命婦所戴的翟冠。不同之處在于翟冠上是不能點綴龍鳳的,而是以珠翟、花儀作為裝飾,但習慣上也稱為鳳冠。在《明會典·皇后冠服》中,記載有明皇后的“九龍四鳳冠”,曰:“九龍四鳳冠,漆竹絲為圓匡,冒以翡翠。上飾翠龍九、金鳳四,正中一龍銜大珠一,上有翠蓋,下垂珠結,余皆口銜珠滴……托里金口圈一副。”1957年在明定陵(即明神宗萬歷皇帝陵寢)出土孝端顯皇后“九龍九鳳冠”可作印證,這頂鳳冠的結構從正面上看分為三層,第一層裝飾著九條金龍,第二層是八只翠鳳,第三層則是九樹大珠花,且每樹珠花都是以三塊紅藍寶石裝飾,再在四周以珍珠串聯點綴,背面上部還有一只站立的翠鳳。最為精彩的是,龍鳳口中都飾以珍珠與紅藍寶石穿成的珠滴,共計有四十四片翠云。鳳冠頂部用寶石和串珠串成一排花卉,后下方則有兩個金钑龍吞口,博鬢左右共六扇。
明衍圣公大紅色暗花紗綴繡云鶴方補袍,山東博物館藏。資料圖片
此外,皇后又與普通女性服飾一樣講究配飾,主要有衫、襖、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多重組合。其中,霞帔是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一種形似彩練的帔子,因隋唐以后被贊美如彩霞而得名,它繞過頭頸,披掛在女性的胸前,下部裝飾以一顆金玉墜子。在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中,就有“虹裳霞帔步搖冠”的詩句,到了宋代及至明清用作禮服,并隨著品級的高低在刺繡紋樣上有所不同。例如,定陵出土的“金累絲珍珠霞帔”上繡有龍紋,點綴珍珠金飾就達412個。
明朝服飾與“衣冠禽獸”的褒貶轉義
成語“衣冠禽獸”源自明朝官服制度。
起初,“衣冠禽獸”實為褒揚性贊語,頗有羨慕、贊許之意,用來指代官員身份和地位。在明朝官服制度中,“補服”極具代表性,所謂“補服”,亦稱“背胸”或“胸背”,是指官服的前胸和后背分別飾有一塊方形織繡圖案,用來區分官爵等級,其淵源似與武則天以袍紋定品級有關。《太平御覽》卷六九二引《唐書》記載:“武后出緋紫單羅銘襟背袍,以賜文武臣,其袍文各有恦。……宰相飾以風池,尚書飾以對雁,左右衛將軍飾麒麟,左右武衛飾以對虎。”明朝依制而強化,對朝臣服色及配飾圖案作出更加具體而嚴格的規定,這就有了前胸及后背上用金線和彩絲繡成的“補子”。通常文官繡鳥,武官繡獸。各品補子紋樣,均有規定:“我朝定制,品官各有花樣。……文武一品至九品,皆有應服花樣,文官用飛鳥,象其文采也,武官用走獸,象其猛鷙也。”(明丘浚《大學衍義補》卷九十八)如是所言,“衣冠禽獸”本來是對明朝官服即文官服繡禽、武官服繪獸的描寫和稱贊。明初,對這種文禽武獸的花樣補子官服的稱謂,其實還有一句與“衣冠禽獸”對稱的溢美之詞,叫作“祥禽瑞獸”。比如,曲阜孔子博物館舊藏有明朝官吏朝服和公服,其藏品中有一款叫作“衍圣公大紅色暗花紗綴繡云鶴方補袍”。其前胸和后背又各綴一塊方補,補子上繡有一單鶴,有“一品鳥”之稱,象征一品當朝,此屬文官服飾之首。另外,鶴的形象,也暗喻君子,有提醒官員注重品行、潔身自好之意。
不過,到了明中晚期,由于宦官專權、腐敗滋生,出現了文恬武嬉的局面,“文死諫,武死戰”的為官從政理念,被貪官佞臣不斷沖擊甚至顛覆。在此情形下,當時又流傳開許多與服飾規制相悖的說辭,“衣冠禽獸”在這一時期逐步演變為貶義。明末陳汝元所著《金蓮記·構釁》即用其來比喻品德敗壞之人,謂之“文物穿窬,道貌岸然如禽獸”,這“穿窬”一語本是形容翻墻頭或者鉆墻洞的盜竊行為,即代指這類盜竊賊。而在明朝之前,人們喻稱行為卑劣之人,則有另外一個說辭,叫作“衣冠梟獍”。這“梟”是傳說中一種惡鳥;“獍”是傳說中一種惡獸,將兩者連用,自然就是指惡劣之意。到了清代,“衣冠禽獸”一語使用頻率越來越高,表明民眾對官場腐敗的不滿和痛恨,久而久之,“衣冠梟獍”之貶義已然不夠擊中痛點,因而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被貶義化的“衣冠禽獸”取而代之。
明朝的衣料與服色
對衣物的選料極為嚴苛,是明朝服飾等級的重要特點之一。明朝對穿著衣料有明文要求。比如,規定庶民百姓不能穿金繡、綺、纻絲、綾羅面料的服飾,只能穿綢、絹、素紗制成的衣飾。并且,百姓不準穿靴,這是特許有身份官員穿著的鞋飾。庶民百姓主要以素絹、葛布作為服裝面料,因為這些衣料多為自己紡織的。另外,農夫可戴斗笠、蒲笠等入市井,還規定老農衣制袖長要過手,庶人衣物離地五寸,袖長過手六寸。總體來說,在明朝對老百姓的穿著衣飾有很多特別的限制。不過在《明史·輿服志》中亦有記載,明初庶人結婚,準許用假九品服飾。洪武三年( 0),庶人戴帽規定有所松動,初戴四帶巾,后改四方平巾,就是帽檐上四四方方。又規定不得用黃色,男女衣服不得用金繡、錦繡等等,不得用金玉、瑪瑙、珊瑚琥珀等。
明朝帝后服飾,以及文武官員的衣料,雖說有嚴格的等級區分,但衣料十分講究,大多是紗、羅、絹、綢,還選用妝花織物和織金織物來作衣飾配料,這就是“云錦”織物。云錦因其色澤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是在繼承和融匯歷代織錦的優秀傳統基礎上發展而來,達到了絲織工藝的巔峰狀態,又被譽為“錦中之冠”。這些衣料組織結構不同,觀感也就不同,觸感更有差異。尤其是帝王帝后及嬪妃們選用的絲綿、綾羅、絹、緙絲面料,如果用手輕輕撫摸,便能夠辨別出不同的絲織品質,因為織料的組織結構完全不同。
此外,服色的使用方面也受到制度的制約,如《明實錄》記載,明朝服飾尚赤色,因為朱元璋的“朱”姓就是紅色。另外,明朝皇室的這個紅色還有自己的講究:在甲骨文中“赤”的構型就是上面一個大字、下面一個“火”字,基本意思就是人在大火邊舞蹈、映照得通紅滿身。《說文解字》有曰,以五行理論假說:“赤從大,從火,南方色也。”所以紅色相配。推及而論,古代傳統文化中對紅色有特別的信仰,明朝的習俗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明朝男子的便服多為大襟、右衽、寬袖、下長過膝的袍衫,貴族男子多穿綢緞制成的衣物,有時也著織錦緞,紋樣多帶有吉祥寓意,比較常見的有團云、蝙蝠,嵌一團型的“壽”字,意為“五蝠捧壽”。明末清初非常流行這種形式的紋樣,不僅在服飾上可以見到,而且也見于其他的器物裝飾,甚至建筑彩繪上。女子服飾有衫、襖、霞帔、比甲、裙子等,命婦服飾由鳳冠、霞帔大袖等組成。明朝女子的衣、裙講究修長,同樣也極富變化,上邊有緙絲、畫裙、插袖、堆紗大紅綠繡花等裝飾。至于襦裙,上襦下裙,這是唐代服飾的一種主要形式,到了明朝仍然占有一定比例,上襦為交領,就是兩邊斜叉。衣袖則為一種短衣,裙的顏色各式各樣,比較淺淡。上面有暗紋織繡,但并不明顯。至崇禎初年,女子裙裝則多為素白,即使有刺繡紋樣,也是在裙幅下擺一兩寸的位置做一些裝飾。關于裙幅之美,唐朝李群玉有詩云:“裙拖六幅湘江水”,到了明朝,這種裙子的花色之美進一步表露出來。
服飾交往:“賜服”與“請服”
歷史上的明朝服飾,直到今天依舊在整個東北亞社會生活中有著廣泛的影響。
明初的“大明衣冠”服飾改革,迅速進入朝鮮半島的士大夫視野。根據史料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之初,即高麗恭愍王十九年( 0)五月,明太祖便派遣使臣賜璽書冊封高麗王,次年高麗王朝貢方物并“請服”,在官服上使用明朝規制,朝鮮官服除朝服外,又分為時服和常服兩種。這就是歷史上周邊藩屬國與中原王朝之間形成的“賜服”關系。由此,中原王朝逐步形成了向周邊藩屬國“賜服”的風氣,以表示自己的衣冠制度和文化“澤被四方”,而周邊藩屬國在當時也被視為處于“天朝禮治體系規范”之中。
在當時,明朝周邊的藩屬國受到明朝風俗文化、服飾制度的影響。
除朝鮮以外,明朝還曾向前來朝貢的日本、琉球、安南、暹羅、浡泥國、米昔等國賜服。在日本宮內廳書陵部收藏的《萬歷皇帝敕諭》中即有記載:“封爾平秀吉為日本國王,錫以金印,加以冠服。”文末且附有明朝廷賜予豐臣秀吉的冠服等織品的目錄。《明史·列傳》中則記載安南與明朝的賜服外交史跡。《明史·輿服志》中也提到:“三十一年,賜琉球國王并其臣下冠服。永樂中,賜琉球中山王皮弁,玉圭,麟袍,犀帶,視二品秩。”在當時,這些藩屬國在接受明朝賜服后,上行下效,對本國民族服飾的面貌產生了一些影響,如浡泥國“自王以下衣服之制如中國,女服從其本俗”(《明太宗實錄》卷八三,永樂六年九月丙午朔條)。
結語
按照時下網絡流行語的說法,如今我們或可透過博物館里的明朝服飾藏品窺其一斑,“穿越回明朝”。當然在事實上,歷史是難以穿越的。明朝歷時近三百年,其間所留下的史籍墨稿,大大超越漢代簡策與唐人卷軸,可說是汗牛充棟,浩瀚復雜。況且,明朝史料還有國史實錄,有野史稗乘,有家史刻本,更有豐富多彩的文人筆記,即便如此,這些資料中記載的明朝服飾種種,也只能說是一個相對具體的文獻記載形態,也只能是反映服飾面貌與文化形態的零散片段。
故而,雖然我們今天的講述力求有實有據,然而歷史上仍舊存在著很多不能解釋的情況。由此來看,雖然“穿越”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嘗試用“穿越”的眼光來考察歷史。這不僅需要一定的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超越當時歷史發展階段的思維和預知能力,將歷史作為研究對象和認知對象認真分析。
《光明日報》( 2022年05月21日10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