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設計師
《世界建筑3000年:設計、工程及建造》書封。出版社供圖
最近,英國劍橋大學工程歷史教授、工程師比爾·阿迪斯的著作——中文名為《世界建筑3000年:設計、工程及建造》,由清華大學建筑學博士、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人文社科中心主任王其鈞譯介、由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
《世界建筑3000年》以時間為軸,記錄各個歷史時期影響建筑學的重要建筑人物及事件、建筑學在材料和技術方面的突破和新的知識理論、建筑設計工具上的進步及該時期盛行的設計理念和標志性建筑作品。
二次修建的阿爾特彌斯神殿,于公元前350年左右竣工,場址仍位于公元前550年的原始神殿所在地,這是數碼復原的建筑效果圖。
《世界建筑3000年》中,作者將不同歷史時期建筑的典型特點在章節上用標題來做了概括,第一章節為上古時期的建筑與工程,講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500年的建筑;第二章節為中世紀時期的建筑,主要以哥特時期的石砌建筑為主進行講述;第三章節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第四章節講全球貿易時期和理性與啟蒙時期,跨度從1630年到1750年,主要談了材料的強度,也就是習慣被稱為是新古典主義之前那個部分的建筑;第五章節講到建筑上鐵構件的應用,以及水利加工廠等等,與現代的工業已經開始結合了;第六章節則聚焦到理論與實踐融合,是 0年到 0年電氣化之前那段時期,談到了暖通、制冷。第七章節則講述的是現代主義建筑的誕生,時間跨度從 0年到1920年,主要談到了工程學的計算,工程圖紙,高層建筑和建筑的防風、建筑聲學、電力分布等等。第八個章節為電腦與綠色建筑期,是從1960年一直談到2000年。
分享會現場
最近,《世界建筑3000年:設計、工程及建造》新書分享會也在京舉辦,本書譯者王其鈞,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建筑系副系主任、《世界建筑》副主編青鋒,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第二建筑專業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金鵬及中國畫報出版社社長于九濤進行了分享。
王其鈞認為,《世界建筑3000年》的內容,是過去的書里很少見到的,幾乎每一頁呈現出吸引人的知識,書中包含了各種各樣生動的故事,例如關于建筑材料、計算等細節,對于建筑材料技術的產生、發展、專利申請到應用的建筑實例都予以了詳細的描述。
羅馬劇院,位于德國特里爾,約公元200年。此圖為復原圖。
顯示建筑工人勞動過程的壁畫,出自羅馬泰布尤斯·賈斯特斯的墳墓,4世紀早期。
如書中談到英國建筑師喬治·桑德斯是最早寫劇院設計指南的作者,他著重探討了聲學,他說劇場中的聲音被前排觀眾的身體和衣物等吸收了,因而演員的聲音傳不很遠。桑德斯在劇院禮堂形狀對聲音傳播的清晰度的影響做了大量的實驗,并且將實驗結果與露天的劇院加以比較,推斷卵形或者是馬蹄形的劇院最為理想,但是此類形狀卻實現不了最佳舞臺的視覺效果。他總結道,半圓形的效果最佳,“演講者前方中心長17英尺(5米)”,圓的直徑不大于18米(60英尺)。他還意識到,水平夾角大于45度的時候,聲音效果不佳,因此,禮堂的高度不得大于原直徑的四分之三。此外,他也測算出木材有助于加強聲音音響具有引導性,而且能帶來愉悅的音調,因此是劇院的上選材料,《世界建筑3000年》中也談及,英國國會在泰晤士河旁邊建的建筑噪音過大,請一個專家去,他歸納有六個方面的原因造成它的噪音大,包括窗戶、天花板和地板的反射等等。
弗拉維劇場,約公元72—80年。圖為古羅馬時期建筑的復原模型。
清華大學建筑學教授、《世界建筑》雜志副主編青鋒談道,這本書將寫作的重點聚焦到現代建筑背后的技術的變革:“現代建筑和它的材料、結構、工藝關系很密切,如果沒有鋼筋混凝土,這體系不可能有佩雷,沒有佩雷就沒有柯布西耶多米諾體系,沒有多米諾體系,整個建筑概念都完全不一樣。”
“《世界建筑3000年:設計、工程及建造》可以說是關于建筑的技術史,包括它的構造、它的材料、它的工藝、它的各種設施其實都屬于建筑技術的這樣一個范疇。這本書它的重要性,不僅僅在于告訴我們這些建筑背后有這些因素,而且可以把它視為經典建筑史的對立面、補充和提醒,意識到經典建筑史或者經典的建筑范式,經典的建筑設計或者建筑本身的理念背后,其實有一種局限性,因為還有這么多東西是沒有包括到經典的范疇之中的,但是這些東西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青鋒說。
倫敦圣保羅大教堂及其軸測剖透視圖。
《世界建筑3000》年中有很多例子,比如從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菲利波·伯魯乃列斯基到主持重建圣保羅大教堂的英國皇家學會會長克里斯托弗·雷恩、到近代意大利著名建筑師奈爾維、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先驅羅伯特·馬亞爾,這些杰出的建筑師和結構工程師都有很多例子都在訴說著,當建筑師有某種設計的意識的時候,他怎么獲得一種超乎尋常的建筑結果。
“所以其實這本書不僅僅關于Building(建筑物),不僅僅關于房屋,它同樣也是關于Architecture(建筑),只不過這個Architecture不能再理解為僅僅是偏重于美學、偏重于形式,而是另外一種更全面的,更接近于號稱美國建筑界一代宗師的路易·康理解的這種Architecture。我們實際上運用了各種各樣的元素共同去塑造世界中的世界,這些元素也是機會,不僅僅是空間,不僅僅是形狀、色彩,物質感、結構設計特性,它的質感,包括光線,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設計的一種出發點。”青鋒說。
悉尼歌劇院及其主頂結構設計的九種方案。
作為職業建筑師,楊金鵬談道,《世界建筑3000年:設計、工程及建造》這本書用非常成體系的方式呈現了建筑從3000年前到現在,一個演變的過程。就像這本書“后記”里面寫道,“這本書中所回顧的歷史,使我們能夠看到過去的3000年里人們在不同工程領域內所獲得的發展進步——對材料和制造、最佳設計方案以及輸送設計和執行數學計算的認識的加強。”我們現在的建筑設計體系,實際上這本書整理了兩種方法:一種是用經驗,建造的經驗、設計的經驗在做設計、做建筑,另外一種是用大量的科學知識對原本的真相、對事實的探索來做設計,包括新的結構與形式的出現。整個的學科往前推展,我們的設計往前發展,還需要有對真相不停地追問。
楊金鵬也談道:“中國傳統建筑發展到19世紀的時候就斷裂了,我們現在接觸的所有的信息是西方的建筑思想,它成體系,他們是延續的,而我們是斷裂的。如果從哲學角度來說,季羨林先生曾說:西方的世界實際上是一個層層推理的一個世界,把一層一層的真相剝給大家的世界。東方的哲學是一個混沌的哲學,這也體現在建筑上。”
于九濤社長說:“現在全社會都在討論回歸常識,我們就是要清理似是而非的問題,并且進行系統性的整理,這是出版要做的事情,智能手機碎片化閱讀解決不了基礎性的、系統性的知識普及問題。” 所以我們出版社出的書都是一些知識密集型的,比如說這個《世界建筑3000年》,是一部精彩的建筑圖典,包括近300張彩色圖片及500張黑白圖片,包括文獻圖紙、源技術圖解、專業原始資料頁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