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設計師
環抱護衛型“多京制”
——古代中國陪都的選擇規律(3)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前面“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中,連續聊了漢唐時期,中國陪都的選擇。這篇繼續——
在唐朝以后,古代中國又進入了一個分裂時期,即“五代十國”時期。一直到趙匡胤建宋,中國才又結束了劃江而治的南北分裂狀態。這一分裂狀態的結束,以南唐后主李煜降宋為標志。
(清人繪趙匡胤畫像)
北宋定都汴州開封府,即今河南開封市,命名“東京”。
宋初仍是“兩京制”,趙胤匡即帝位后設陪都西京,與東京相對應。北宋的西京,并是不是唐時的長安城,而是唐時的東都洛陽。實際趙匡胤最想定都洛陽,其將皇陵安排在近洛陽的鞏義,即藏此意。
此后,北宋又設立了南京應天府和北京大名府兩個陪都。應天府和大名府,一南一北,故稱“南京”、“北京”。
(北宋時的南京——河南商丘歸德府古城)
北宋時,南京(河南商丘)政治地位很高。
之所以重要,與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經歷有關。趙匡胤在后周恭帝時授歸德軍節度使,于境內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史稱“陳橋兵變”。
宋真宗趙恒當皇帝時“思顯先烈”,于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升歸德軍為應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又升為應天府為南京,成為陪都。
(清人繪趙構畫像)
(清人繪趙禎畫像)
后來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趙構于南京即帝位,開啟南宋朝代。
大名府位于今河北省大名縣,宋仁宗趙禎當皇帝時,認為這里風水好,“席萬盈之懿兆,冠千里之上腴,隱然北門,壯我中夏”,遂于慶歷二年五月升大名府為北京,大名府成為北宋有又一陪都。
這樣,北宋都城實為“四京制”。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北宋并非大一統王朝,版圖很小的,北方有遼、金,西有西夏。
(北宋版圖)
遼、金兩國也行“多京制”。
以契丹人建立的遼國為例,前期以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境內)為首都。
先設遼陽(今遼寧遼陽市)為南京,后改為東京;重設設幽州(今北京市西南)為南京,稱燕京;再設云州(今山西大同市)為西京,管理燕云十六州的西部地區,又以大定府(今內蒙寧城縣西南)為中京,形成了各有分功,功能齊全的一首四陪的“五京制”模式。
(契丹人)
宋朝陪都解析:
宋、遼、金時期,是“多京制”流行時期。
多京制的出現,同樣是時局變化、經濟發展、劃塊管理的需要,多為弱朝、小國的選擇。唐朝的五京制,也是國力衰退時候出現的。
(西夏王陵區)
多京制又叫“多都制”,在“兩京制”出現的東周時期已出現。如春秋時,楚國靈王在位時,設一都三陪,即國都郢(今湖北荊州境內)、陳(今河南淮陽境內)、蔡(今河南新蔡境內)、不羮(今河南舞陽境內)。
再如,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除國都臨淄外,還在四境設有平陸、高唐、即墨、莒四個別都,此即所謂“五都”。
(臨淄古城)
在封建時代,多京制實施較為普遍的有兩大時期。前一時期在魏晉南北朝,以曹魏為代表,一都四陪,即首都洛陽,長安、譙、許昌、鄴城四陪都、
后一時期,即唐末五代到宋元時期。
宋、遼、金、元時期的“多京制”,是中國元明清流行的南北平衡型“兩京制”孕育時期。
(元大都遺址)
金國和元朝都是多京制,但發揮作用的還是“兩京”,如金國的上京與中都,元的上都與大都,都是一北一南。
在都城史上,這一時期最大貢獻,是當今首都北京的政治功能和地位被發掘出來,此后以北京為中心的南北平衡型“兩京制”成為主流,一直到今天都是這樣!
(現代北京首都的象征——天安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