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設計師
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在華彩中落幕
中國影人同心篤行逐夢光影
同心篤行,逐夢光影。昨晚,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在一片華彩中落下帷幕,打造了一場令人難忘的光影盛會。
1450部全球佳作報名參評“天壇獎”,充分彰顯北影節的吸引力;作為電影產業風向標,“云上市場”打造全球第一個“元宇宙電影宮”;創投單元報名數再創新高,年輕創作者的項目逐漸成熟;135部“北京展映”作品在18家影院火熱放映……第十二屆北影節深深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助力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呈現了中國電影的韌勁和勇氣,昂揚與希望。
堅守
電影人團結一致振奮人心
在防疫形勢依舊嚴峻的當下,北影節排除萬難,成為今年國內唯一一個如期舉辦的國際電影節。北影節與中外電影人、廣大觀眾一起,完成了這場為熱愛與夢想而生的雙向奔赴。
當下,中國電影市場正處在穩步復蘇中,北影節讓電影人齊聚一堂,成為中國影人團結一致、迎難而上的動人縮影。雁棲湖畔的開幕式上,近200位電影人亮相紅毯,為中國電影加油打氣,“信心”“團結”“振奮”成為他們口中的高頻詞。
數十部類型、題材各異的華語片新作選擇在北影節“官宣”,為電影市場“添貨上新”,帶給影迷無限期待。爾冬升在開幕影片《海的盡頭是草原》中再度挑戰真實事件改編創作,青年導演孔大山的《宇宙探索編輯部》成為北影節一票難求的熱門影片,王小帥“家園三部曲”第二部《沃土》亮相,顧長衛新作《刺猬》讓葛優和王俊凱組成忘年搭檔,《流浪地球2》在北影節的任何一條新消息都迅速登上熱搜……新人新作源源不斷,充分表明中國電影生機勃勃。
在北影節開幕論壇上,華誼兄弟CEO王中磊“我們所有電影人都不會躺平、中國電影也不會躺平”、博納影業董事長于冬“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拿出有分量的作品”贏得全場掌聲。作為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本屆“天壇獎”評委會主席李雪健即便聲帶受損,說話嘶啞,仍活躍在影視創作的第一線。當被問及是否還會繼續演戲時,他說:“我會一直演,一直到演不動為止。”這就是中國電影人的堅守。
開放
為全球電影人才搭建平臺
16部“天壇獎”入圍影片從1450部全球佳作中脫穎而出,口碑明顯提升;11家媒體、2位影評人、2位電影人組成北影節場刊陣容,對評委會的評審意見構成補充;“北京展映”走進河北秦皇島,在蔚藍海岸舉行悠閑浪漫的沙灘放映;“注目未來”單元為全球青年導演搭建分享和交流的平臺……走過十二載的北影節態度更開放,用更多優質影片展示中國文化底蘊,推動中國電影走向世界。
為期10天的“北京展映”期間,全市18家指定的展映影院幾乎都是滿座,來自天南海北的影迷匯聚首都,欣賞組委會精心挑選的135部國內外銀幕精品。《攻殼機動隊》《宇宙探索編輯部》《航海王:紅發歌姬》等影片開票后即“手慢無”,成為今年最快售罄的影片。《島嶼上的煎熬》《阿爾卡拉斯》等新鮮出爐的外國影片剛剛在國際電影節上拿到獎,就被引進,北影節速度之快、姿態之先鋒,得到影迷稱贊。
今年報名參評“天壇獎”的中外影片數量眾多,不同電影作品和電影人有了更多參與北影節的可能性,也為中國電影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廣闊的國際交流平臺。
紀錄電影大師、本屆“天壇獎”評委柯文思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將中國故事介紹給世界。作為一個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拍攝過的導演,柯文思認為,個體的情感是走向世界的橋梁。“總是在說中國的故事怎么走出去,實際上很多時候要去找的是人類共通的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我們有14億多個個體,選角的過程中我更愿意聚焦于個體。個體的最終落腳點是情感,打動人的作品無外乎讓你哭、讓你笑、讓你感動、讓你深思,都是情感,不是數據,也不是枯燥的道理。”
傳承
孵化出一批優秀青年電影項目
“天壇獎”國際評委會媒體見面會上,郭帆宣布李雪健將出演《流浪地球2》。二人握手擁抱的畫面,被視作中國電影一代代傳承精神的體現,成為當天各大媒體的焦點,感動了無數網友。作為電影工業集大成的展示舞臺,北影節力推新人新作、扶植青年導演、促成從業者互動交流,傳承與延續無處不在。
“交出去的劇本,你要嚴格要求自己。如果劇本是你自己編的,劇本的水平就是你的水平,你自己看清楚再拿出去。”在大師班上,導演、北影節項目創投評委會主席爾冬升與青年電影人分享行業經驗,特別細節地談到了劇本不要有錯字。項目創投路演終審現場,他嚴厲與溫柔并存,指出不足時一針見血,對好項目也不吝贊美。最終,女性題材電影《晚來天欲雪》同時斬獲本屆項目創投“特別榮譽”和“最佳原創劇本項目”榮譽,成為最大贏家。
創投路演是電影節魅力和活力的象征。設立十一年以來,北影節項目創投不斷優化自身,孵化出了一批優秀青年電影項目和電影人,包括《春江水暖》《一個和四個》《漢南夏日》《平原上的夏洛克》《日光之下》《郊區的鳥》等。越來越多的青年電影人、優秀項目從北影節走向更廣闊的天地。(本報記者 袁云兒)
北影節“天壇獎”各大獎項揭曉
《一個不愿觀看〈泰坦尼克號〉的盲人》獲最佳影片獎
昨晚,為期8天的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落幕,“天壇獎”十大獎項一一揭曉。最佳影片獎由芬蘭電影《一個不愿觀看〈泰坦尼克號〉的盲人》摘得;84歲的吳彥姝憑借《媽媽!》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昨晚的閉幕式高朋滿座,張藝謀、王景春、劉佩琦、劉曉慶等電影人都前來參加。“天壇獎”國際評委會主席李雪健跟吳京等評委率先亮相,他激動地說,“本屆16部入圍影片各具特色,我們也像考生交作業一樣,我們來交作業了。”
今年共有16部中外影片入圍角逐“天壇獎”。桑托斯?肖克憑借玻利維亞、烏拉圭和法國合拍片《我們的家園》獲得最佳男配角獎。他激動地說,“我要謝謝北京國際電影節。”美國著名演員西格妮?韋弗憑借美國影片《珍妮熱線》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她開心地說,“我們女性一起努力,講述了這個動人的故事,謝謝北影節!”瑞士電影《擺動》獲得“最佳藝術貢獻”和“最佳攝影”。該片主創興奮地說,“謝謝北京國際電影節!”
84歲的吳彥姝憑借《媽媽!》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她上臺激動地說,“今晚嗓子有點啞,不好意思,特別開心,特別幸運,特別沒有想到。我特別幸運演了這個有大愛、生命力頑強的角色,謝謝評委們對我的認可。”她也感謝在片中扮演女兒的奚美娟,“這個獎項有奚美娟一半的功勞,沒有她的成就,就拿不到這個獎,我們兩個人一起完成了這個片子。”奚美娟上臺后跟吳彥姝緊緊擁抱,“祝賀吳彥姝老師,這個獎也是對我們這些中老年演員極大的鼓勵!”
芬蘭電影《一個不愿觀看〈泰坦尼克號〉的盲人》獲得“天壇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獎,成為當晚最大的贏家。該片導演泰穆?尼基激動地說,“謝謝所有人,謝謝所有的評委,我還要感謝影片的男主角佩特里?波科萊寧,他的表演真的非常棒。感謝北京國際電影節!”
閉幕式最后,全場起立,在電影《焦裕祿》的背景聲里,歡迎李雪健登臺,陳道明為李雪健送上了一個特殊的獎杯。十年前,李雪健將該獎杯送給了楊善洲紀念館,這次組委會特別送給李雪健一座紀念獎杯。陳道明深情地說,“雪健演了很多好人,他也一直在做著好人。他不光演英雄人物,還把這個人物精神打透在自己身上,他以往演電影的環境都非常艱苦,我祝福他身體健康,拍出更多偉大的作品。”李雪健接過獎杯后深情地說,“這個獎杯屬于跟我們合作過的所有的朋友,我只是沾了楊善洲的光。”他回憶,1976年,他還是第二炮兵的一個戰士,有一天跟十幾個戰士來到天壇,站在回音壁的東墻,朝北大聲喊道:“北京,天壇,我們熱愛你,敬禮!”他說,“這個獎杯,我會好好的珍惜愛護。”(本報記者 王金躍)
。推薦閱讀: